文房甑選
認清藝術品市場形勢 警惕藝術收藏問題和陷阱
時間:2010年03月27日 來源:四川書法網測試數據 作者:四川書法網 瀏覽數:6262
內容提要:    隨著藝術品收藏的升溫,全國各地電視台開辦的藝術收藏類節目也越來越多,主要有央視2套的《鑒寶》、河南衛視的《華豫之門》、鳳凰衛視的《投資收藏》、廣東電視台的《盛世話收藏》、昆明電視台的《盛世典藏》、成都電視台的《成都商行・西部珍藏》等。
    隨著藝術品收藏的升溫,全國各地電視台開辦的藝術收藏類節目也越來越多,主要有央視2套的《鑒寶》、河南衛視的《華豫之門》、鳳凰衛視的《投資收藏》、廣東電視台的《盛世話收藏》、昆明電視台的《盛世典藏》、成都電視台的《成都商行・西部珍藏》等。顯然,在藝術消費走向大眾化的年代,藝術品收藏也越來越趨向大眾化。藝術品投資已開始成為繼股票、基金、房地產、黃金等投資品之外的另一項重要投資。

    從(cong) 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藝術品收藏大眾(zhong) 化是曆史的必然趨勢。2009年,中國GDP在全球經濟複蘇乏力的情況下逆勢增長8.7%,人均GDP達到3600美元左右,東(dong) 部發達省份諸如浙江人均GDP更是達到6500美元;2009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8%,達到17175元人民幣。2009年中國城鄉(xiang) 居民恩格爾係數分別降低到37%和43%左右,我國居民總體(ti) 上已經進入小康消費階段。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僅(jin) 帶動了吃穿住行等日常消費,而且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有餘(yu) 錢參與(yu) 文化藝術方麵的消費。精神文化消費占人們(men) 日常消費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從(cong) 世界主要發達國家藝術收藏發展曆史來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們(men) 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是藝術收藏市場發展的一個(ge) 重要驅動因素,而中國目前就處在這個(ge) 轉型的拐點上。在我們(men) 的調查中,就有高達57%的被調查者表示非常關(guan) 注藝術市場的行情。但是,調查結果也表明,我國的藝術市場依然存在著法規缺失、監管缺位,媒體(ti) 和評論家虛假炒作以及盜版、贗品盛行等諸多問題。因此,普通大眾(zhong) 在參與(yu) 藝術品收藏的過程中除了不斷提高自身欣賞和鑒定水平外,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遠離投機,讓收藏成為(wei) 一種愛好。

    藝術品雖然和其他商品不同,但是也離不開價(jia) 格圍繞價(jia) 值波動的規律。一件藝術品的價(jia) 格短期內(nei) 雖然有可能因為(wei) 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某些人為(wei) 因素而大幅走高,但是長期來看它將回歸到正常的水平。即使是作為(wei) 中國當代藝術領軍(jun) 人物張曉剛典型風格的《同誌係列》作品,在2009年香港蘇富比秋拍的成交價(jia) 也僅(jin) 為(wei) 854萬(wan) 港元,不到2007年高峰期的一半。由此可見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泡沫之大。在流動性普遍過剩的今天,藝術品和其他投資品一樣很容易產(chan) 生泡沫,因此,藝術品收藏者不應該盲目追高,而是應該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作品,從(cong) 而避免市場火爆時,“藏家遍地開花”,市場蕭條時,“藏家遍地開溜”的情況。真正的收藏既是一種價(jia) 值投資,更是一種藝術愛好,即使藝術市場巨幅波動,收藏者也會(hui) 處之泰然。

  2、量力而行,以收藏新興(xing) 藝術家作品為(wei) 主。

    已經成名藝術家的作品動輒幾百上千萬(wan) ,作為(wei) 大部分中產(chan) 階級和工薪階層來說根本無力收藏。而且高價(jia) 作品往往已經得到行業(ye) 和大眾(zhong) 的認可,增值潛力也相對有限。因此,對於(yu) 普通大眾(zhong) 來說,花幾萬(wan) 元購買(mai) 一些新崛起的新生代藝術家(如著名藝術院校的畢業(ye) 生,獲過某些大獎的青年藝術家等)的作品,升值空間相對大一些。如張曉剛曾在昆明市歌舞團當美工,莫裏斯曾在火車上燒過鍋爐,唐納德・賈德曾是鐵道扳道員,隨著他們(men) 的成名,他們(men) 的作品價(jia) 格也水漲船高。當然,在收藏時選擇那些真正熱愛藝術創作的藝術家至關(guan) 重要。在我們(men) 的調查中,僅(jin) 有35%的被調查者從(cong) 事藝術創作是因為(wei) 興(xing) 趣使然,有高達27%的被調查者認為(wei) 藝術創作僅(jin) 是為(wei) 了工作的需要或是滿足大眾(zhong) 消費的偏好。如果收藏者選擇的藝術家一旦迫於(yu) 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放棄藝術,那收藏的該作品價(jia) 值被認可的機會(hui) 就很小了。很多新興(xing) 的藝術家在初期為(wei) 了藝術不斷拚搏不斷努力的故事本身就是一筆值得收藏的精神財富。

  3、去偽(wei) 存真,通過信譽好的中介機構交易。

    目前,中國的當代藝術品市場還很不完善,依然存在著法規缺失、監管缺位以及盜版、贗品盛行等諸多問題。尤其是很多藝術中介機構純粹為(wei) 了金錢利益拿一些沒有任何藝術價(jia) 值的作品來糊弄廣大藝術收藏者。因此,普通大眾(zhong) 在收藏藝術作品時,應盡量通過那些在業(ye) 內(nei) 信譽良好,專(zhuan) 業(ye) 實力強的中介機構交易。在我們(men) 的調查中,有50%被調查者認為(wei) 在選擇中介機構合作時,首要條件是專(zhuan) 業(ye) 實力和業(ye) 內(nei) 聲譽。在這次金融海嘯的衝(chong) 擊下,中國將有很大部分的畫廊因為(wei) 專(zhuan) 業(ye) 實力不足,不了解藝術,或者隻為(wei) 掙錢而難以為(wei) 繼。畫廊等藝術中介機構的優(you) 勝劣汰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促進了藝術市場的規範良好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居民財富的增加,我國藝術收藏的大潮即將洶湧而來。但是,作為(wei) 普通的收藏者,我們(men) 應該清楚地認識當前的大好形勢和藝術市場存在的諸多問題,從(cong) 而做到收藏真正的作品,真正地收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