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甑選
【12月10日午讀】清代的書法美學
時間:2014年12月10日 來源:bv伟德官网 作者:四川書法網 瀏覽數:5551
內容提要:【今日午讀】清代的書法美學 

 

清代的書(shu) 法美學

   •  蔣秋吟

 在清代古代書(shu) 法美學進入了第三階段,是綜合總結期,也是向現代美學轉變的時期。

      清代重新強調“中和”美原則,成為(wei) 整個(ge) 時代的普遍要求,但有別於(yu) 第一階段晉人的“中和”之美,它是經過第二階段“狂狷”之美的揚棄而達到會(hui) 有一定的“狂狷”因素的“中和”。中和了“中和”和“狂狷”。

       清代重陽剛之美,強調了第一階段尚“骨”“力”的壯美理想,這種壯美思想與(yu) 清代尚“碑”書(shu) 風分不開。

       阮元首先提出向北魏學習(xi) ,創立碑學,以求文帖學之窮。

       包世臣著《藝舟雙楫》極讚碑書(shu) 的壯美風格。

       康有為(wei) 在《廣藝舟雙楫》中將南碑與(yu) 魏碑書(shu) 法歸納為(wei) “十美”,讚美碑書(shu) 的陽剛之美。

       清代的狂狷醜(chou) 怪為(wei) 美的思潮有所發展。傅山、金農(nong) 、鄭板橋及一些碑派思想反映出審美思想。傅山在理論上明確提出尚“醜(chou) ”,尚“拙”的主張,“寧拙毋巧、寧醜(chou) 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他自命異端,將館閣體(ti) 書(shu) 法喻為(wei) “家雞”“奴書(shu) ”,而稱自己的書(shu) 法為(wei) “鶩鳥”。他的書(shu) 法,字與(yu) 字連綿不斷,如同一條盤紆繚繞的長索。他故意與(yu) “中和”美原則作對,創造一種“死蛇掛樹”般 的醜(chou) 拙境界。

       以金農(nong) 、鄭板橋為(wei) 代表的“揚州八怪”更是不趨時流,具有要求個(ge) 性解放的精神,破前人法規,大膽革新,以“醜(chou) ”“怪”為(wei) 美。金農(nong) 力倡張揚個(ge) 性,畫竹,用朱色,寫(xie) 字自謂“漆書(shu) ”,用漆工之刷,刷漆為(wei) 字。鄭板橋尚“陋劣,”提倡不拘古法,布局散散亂(luan) 亂(luan) ,猶如“亂(luan) 石鋪街”以怪取勝,以拙為(wei) 美。

       康有為(wei) 揭開了中國書(shu) 法美學新的一頁,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他總結了清代尚碑思想,集碑學之大成,把尚碑思想推置到了極端,在唯碑是尊的思潮中,顯露出近代審美意識。

       他提出“製度、文章、學術皆有時焉”“書(shu) 法與(yu) 治法、勢變略同,周以前一體(ti) 勢,魏晉至今為(wei) 一體(ti) 勢,皆千數百年一變,後之必有變化也。”他上書(shu) 不成,救國無門,隻好於(yu) 金石筆墨之中排遣憤憤之懷。激情之下,談何“中庸。具有中和之美的帖書(shu) ,自然不能成為(wei) 其審美對象,推崇尚碑與(yu) 魏碑。對立、衝(chong) 突、不和諧、片麵、極端,這些恰是近代美學的本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