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席:張海
10月15日的座談會(hui) ,習(xi) 總書(shu) 記高屋建瓴,對文藝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的作用作了精辟的論述,語重心長地對藝術家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殷切希望。這次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具有重大的曆史意義(yi) 和現實意義(yi) 。作為(wei) 藝術家中的一員,備受鼓舞,又感到肩上沉重的曆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每個(ge) 藝術家都應當自覺地融入時代、融入社會(hui) ,為(wei) 社會(hui) 的發展進步與(yu) 中華民族的複興(xing) 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這其中,為(wei) 人民服務就是當今時代和社會(hui) 對藝術家的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按照習(xi) 總書(shu) 記的講話精神,就是要努力為(wei) 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創作生產(chan) 出更多傳(chuan) 播當代中國價(jia) 值觀念、體(ti) 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you) 秀文藝作品。所謂藝術責任,作為(wei) 書(shu) 法家,就是經常要思考:我為(wei) 書(shu) 法藝術的發展貢獻了什麽(me) ?如何才能無愧於(yu) “書(shu) 法家”這個(ge) 神聖的稱號?如何才能創作出無愧於(yu) 這個(ge) 時代優(you) 秀的書(shu) 法作品?
習(xi) 總書(shu) 記強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you) 勢,是我們(men) 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博大精深,要學習(xi) 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同時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書(shu) 法作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過程中同樣要把視野放在優(you) 秀與(yu) 精華上,立足經典書(shu) 法作品和代表書(shu) 法家,敬畏、崇尚經典和大家,通過對書(shu) 法經典和代表書(shu) 家的大力弘揚傳(chuan) 承,收到實效。繼承是手段,創作出優(you) 秀作品才是終極目的,為(wei) 此必須堅持創新。要創新就必須充分認識藝術創新的曆史價(jia) 值和時代意義(yi) 。繼承的目的是為(wei) 了創新,缺乏創新的繼承是不完整的、表麵的。繼承傳(chuan) 統不是僅(jin) 僅(jin) 意味著傳(chuan) 承技法,更重要的是繼承傳(chuan) 統中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
對於(yu) 創新,要具備一定的胸懷,不同流派共存共榮,健康發展。對於(yu) 書(shu) 法藝術來說,不同流派的存在,可以互相借鑒,互相促進,形成合理的文化生態。不同藝術流派之間的競爭(zheng) 、借鑒、取長補短,對藝術的發展是有利的。但要反對粗製濫造,過度包裝等不良傾(qing) 向。
要堅持健康的藝術批評。健康的書(shu) 法批評,對於(yu) 繁榮藝術創作,推動藝術事業(ye) 發展,推出經典大家具有重要意義(yi) 。優(you) 秀的批評家,能夠毅然排除現實利害的幹擾,直麵現實,對書(shu) 法創作中出現的“存在抄襲模仿、千篇一律的問題”,要敢於(yu) 直言。對書(shu) 法創作中彰顯出來的“有筋骨、有溫度”的書(shu) 法作品,要大力褒揚。書(shu) 法批評要具有導向性,褒美貶醜(chou) 、抑惡揚善。批評家對創新成果要滿腔熱情,對不正之風要橫眉冷對,其目的為(wei) 優(you) 秀作品的產(chan) 生營造良好的氛圍。
總之,藝術創新是傳(chuan) 統文化生生不息的動力,創作更好更多優(you) 秀作品是每位藝術家的曆史責任和時代擔當。我們(men) 應該堅持“愛國、為(wei) 民、崇德、尚藝”文藝界核心價(jia) 值觀,身體(ti) 力行,有所作為(wei) ,對得起這個(ge) 偉(wei) 大時代,對得起人民。這既是我們(men) 每一位當代書(shu) 家光榮的曆史使命,又是我們(men) 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嚴(yan) 肅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