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伟德官网訊 通訊員 焦璿、攝影 陳偉(wei) ) 由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展覽中心、中國質檢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中國國門書(shu) 畫院、北京市民進書(shu) 畫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文化與(yu) 藝術傳(chuan) 播研究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墨舞蒼穹――封俊虎草書(shu) 藝術展”於(yu) 12月21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封俊虎先生近年來創作的草書(shu) 精品40餘(yu) 幅。
中國檢驗檢疫學會(hui) 會(hui) 長、中央國家機關(guan) 書(shu) 法家協會(hui) 副主席、中國質檢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席魏傳(chuan) 忠,中國工程院院士龐國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dang) 委常務副書(shu) 記張維維,中組部、外交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農(nong) 業(ye) 部、國資委、國家質檢總局、國家信訪局、國家宗教局、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進北京市委等有關(guan) 領導、院士、學者、書(shu) 畫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新聞媒體(ti) 300餘(yu) 人出席了展覽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新實主持。展覽將持續至2015年1月4日。
封俊虎先生是全國著名書(shu) 法家,也是中國質檢書(shu) 法家協會(hui) 、國門書(shu) 畫院的領軍(jun) 人物之一。國家質檢總局支樹平局長曾稱讚說:“封俊虎同誌用自己的作品,用自己的努力為(wei) 我們(men) 質檢係統爭(zheng) 得了光彩,為(wei) 質檢文化事業(ye) 增加了一份推力。”此次質檢人走進北京著名高校舉(ju) 辦書(shu) 法展,是質檢文化建設成就的展示,是通過筆墨語言書(shu) 寫(xie) 經典、傳(chuan) 承中華文化精神,向全社會(hui) 傳(chuan) 遞真、善、美的正能量。
封俊虎先生幼習(xi) 南宮碑,後宗顏真卿,近年則主攻張旭、懷素狂草,並旁及徐渭、傅山等草書(shu) 名家。在融匯古人創作技巧的基礎上,封俊虎先生形成了自家麵目,並產(chan) 生了一種路古體(ti) 今的新意。其作品氣勢雄渾,恣肆磅礴,用筆精到處惜墨如金,狂放處如疾風掃雪,其作品多次在國內(nei) 外參展,並獲全國第七屆書(shu) 法篆刻展“全國獎”。已故著名書(shu) 畫鑒定家楊仁愷先生在91歲高齡時評封俊虎曰:“我國書(shu) 法界近年出現新人眾(zhong) 多,天津封俊虎先生尤為(wei) 知名,曾獲國家大獎,多次被邀請赴東(dong) 南亞(ya) 諸友邦辦展,聲譽益隆,俊虎先生長期習(xi) 研八法,對‘二王’與(yu) 顏真卿諸家,獨具心得,翰墨之妙,出自本性,殊可欽佩也。” 馬來西亞(ya) 藝術學院院長鍾正山先生:“封先生的草書(shu) 不是停留與(yu) 局限於(yu) 藝術層次,他追求精神與(yu) 宇宙核心的合一,達到了真善美的境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傳(chuan) 席先生評價(jia) 說:“餘(yu) 觀今人書(shu) 法,或浮躁、或無基、或荒誕,唯封君俊虎少習(xi) 八法,樂(le) 此不疲,氣入顏柳,韻奪蘇米,文心開道,又有新意……讀俊虎書(shu) 法,如觀大禹氏之導水,一瀉千裏;又如覽誇娥氏之厝山,雄渾而突兀。幟樹北國,飲譽海外。……”
近年來,封俊虎先生在海內(nei) 外成功舉(ju) 辦了20餘(yu) 次個(ge) 展,其作品多次在國內(nei) 獲獎並被海內(nei) 外收藏家珍藏。2008年,封俊虎受邀為(wei) 國際創價(jia) 學會(hui) (SGI)總會(hui) 長池田大作先生新著《今生懷思》題簽。封俊虎先生不僅(jin) 書(shu) 法水平獨步當代,在理論方麵也頗有建樹,先後出版了《當代草書(shu) 名家――封俊虎》、《庚寅回眸――封俊虎藝術心旅》、《封俊虎:用心書(shu) “心經”》等多部著作。
封俊虎先生在開幕式致答謝辭時說道:“此次展覽盡管籌備倉(cang) 促,作品也不夠成熟,但我卻心儀(yi) 已久。我一直盼望著,能有這麽(me) 一個(ge) 機會(hui) ,把內(nei) 心的話對大家說說,把感恩的情向大家表表,這次展覽正好給了我這麽(me) 一個(ge) 機會(hui) ,向大家匯報,向大家求教。我也希望通過此次展覽,能回報社會(hui) 各界長期以來對我的幫助和支持。”
封俊虎先生還說道:“這次展覽,我更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文化是一個(ge) 民族的靈魂。漢字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標本,是中國文化的‘指紋’,是全世界華人聯係的紐帶。我提倡,‘用筷子就餐的人群,就應該拿起毛筆來’!這個(ge) 時代,給書(shu) 法文化賦予了新的責任,使之成為(wei) 了回顧中華傳(chuan) 統、把握時代脈搏、促進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此次展出的拙作,就是以書(shu) 寫(xie) 傳(chuan) 統文化經典,來展現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開放包容、誠信友愛、拚搏進取的精神風貌的。我認為(wei) ,一個(ge) 書(shu) 法家不僅(jin) 應具備文化責任,還應具備社會(hui) 責任,用藝術傳(chuan) 播美好,用和諧來反對暴力,用精神來促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