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甑選
【今日晨讀】初學書法,選帖也有標準
時間:2015年06月09日 來源:bv伟德官网 作者:admin 瀏覽數:5156
內容提要:【今日晨讀】初學書法,選帖也有標準

 

      初學書(shu) 法,選帖也有標準

    初學者常常為(wei) 選帖而苦惱。到書(shu) 店去看看,各種碑帖琳琅滿目,眼界大開是好事,但要選一本來學習(xi) ,卻拿不準該選什麽(me) 。有的學員隻好人雲(yun) 亦雲(yun) ,別人說好,拿來就學,盲目跟從(cong) ,結果收效甚微。選帖其實也是門學問,作為(wei) 老師更應有目的有步驟地去啟發學生。如果要選一本適合自己學習(xi) 的好範本、一般應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去考慮:

    1、帖本身是否有水平?
    在現在出版的眾(zhong) 多字帖中,臨(lin) 摹的範本應選取古代書(shu) 家的作品為(wei) 好。如歐、虞、褚、顏、柳、趙、以及魏碑等均可,但帖不一定皆是好帖,因為(wei) 即使在這幾家中,由於(yu) 出版社采用的方法不同,也會(hui) 出現不同的層次。
    一般初學者可能會(hui) 使用以下幾種字帖:
    一是按原跡或原拓影印的,比如顏書(shu) 《告身帖》、柳書(shu) 《神策軍(jun) 碑》《張猛龍碑》等。這類用原跡原拓影印的本子是最理想的本子。它不但保持了比較準確的結構、用筆風貌,而且還保持了原作的章法。
    二是將原跡原拓選字拚成,稱為(wei) 選字本,如將《顏勤禮碑》、蘇軾《醉翁亭記爭(zheng) 中的字順序打亂(luan) ,按筆劃多少或偏旁集中排列,這類帖由於(yu) 在單個(ge) 字中仍然保持了較準確的風貌,隻損失原有的章法(如字距、行距),而初臨(lin) 書(shu) 法不同於(yu) 創作,章法本不是個(ge) 重要的問題,故爾也不失為(wei) 較理想的範本。
    三是經過修補改刻的作品,這類帖在一些選字本和翻刻、石印本中很常見,相比而言,它的臨(lin) 幕價(jia) 值就不太高了。經過翻刻修改的字帖,一般必然會(hui) 喪(sang) 失原跡原拓的風貌、筆劃修光修挺,線條光滑而缺乏力度,用筆的動作也難以捉摸,而這些都不利於(yu) 學員對原跡風格的體(ti) 驗和研究;當然,它至少保持了原跡的結構,在初學階段,掌握結構是當務之急。    四是今人臨(lin) 寫(xie) 古人的臨(lin) 幕本,或是印刷品或是手跡。能臨(lin) 象古人原跡的作品,本身應該是有價(jia) 值的。但作為(wei) 範本而言卻未必妥當。因為(wei) 每個(ge) 人(即使是有成就的書(shu) 家)在臨(lin) 摹古跡時,不可避免地會(hui) 帶上自己的理解和書(shu) 寫(xie) 習(xi) 慣,臨(lin) 本與(yu) 原本之間總有相當的距離,不但在技巧上如此在氣息上更是如此。拿一些尚未經過曆史檢驗的今人臨(lin) 本再作為(wei) 自己的臨(lin) 本,實在沒什麽(me) 收益。
    五是雙鉤本,一本喜愛的字帖,能購到固然好,購不到的話,就隻能雙鉤,這一點無可非議。但如以雙鉤本作為(wei) 朝夕揣摩的臨(lin) 攀範本則不妥。首先,雙鉤的細線與(yu) 原帖毛筆筆劃的墨跡間難以完全相吻,這種距離對藝術作品而言已是大打折扣了。再加上枯筆、滲化筆,雙鉤就更難表現。再次,原帖的筆劃之所以有價(jia) 值,是因為(wei) 它不低是一具線條外形的軀殼,而且可以從(cong) 中尋找分析出其用筆的大致過程(如提、按的部位),還可以從(cong) 中細繹出速度快慢、含墨多少,這一切內(nei) 容都是初學者迫切需要的。一變成雙鉤,則真成了線條形態的軀殼,一切動作、速度所留在墨線中的痕跡都沒有了;故爾,我以為(wei) 是最不適宜作為(wei) 範本的一種。
    綜上所述,提倡初學者使用第一、二種字帖,不讚成使用第四、五種字帖。    

    2、這本帖適宜不適宜學。
    了解了字帖的質量高,並不等於(yu) 過了選帖這一關(guan) 。五光十色的流派風貌,也使學習(xi) 者躊躇不決(jue) 。學顏、學歐.學趙、學蘇、學北碑、學南帖?各家都可學,又不能都學,這確實是個(ge) 矛盾。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考慮自己的喜好。有喜歡勁挺的,有喜歡秀媚的,有喜歡雄渾的,取各人所需,方得其宜。明明自己喜歡褚遂良的秀逸風格,卻硬去趕顏書(shu) 雄強的時髦,這是跟自己過不去。隻有每天麵對著自己喜愛的字帖,才會(hui) 有興(xing) 趣去臨(lin) 習(xi) 研究,特別是在初學尚未能理智地控製自己學習(xi) 情緒時,興(xing) 趣是個(ge) 絕對重要的因素,它能幫助你樹立長期作戰的信心。
    那麽(me) ,有沒有不好學的帖?比如趙孟決(jue) 頁,老輩人常常會(hui) 勸初學者不要學趙,說他是媚軟,多學了沒骨力。誠然,趙體(ti) 與(yu) 諸楷書(shu) 大家相比,是以秀逸取勝的。但他是個(ge) 經過曆史幾百年淘汰下而仍有生命力的大書(shu) 家,他的書(shu) 法是經得起檢驗的。如果你學趙學得沒有骨力,那是你掌握的方法不對,不能要趙孟頹負責。隻要學習(xi) 時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再有個(ge) 經驗豐(feng) 富的老師加以指點,是能學好的。反之,別說趙體(ti) ,顏、柳、歐、褚,都會(hui) 學出弊病來。
    隻要找到一個(ge) 高質量的、同時又是符合自己性格愛好的帖,選帖這一關(guan) 才算過了。它將是你未來翰墨生涯中的一個(ge) 良好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