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建霞女士
古今閨秀書(shu) 法,麵目多為(wei) 娟秀。張中行老先生曾寫(xie) 過幾篇文章介紹明清閨秀書(shu) 法,大多為(wei) 秀氣的小楷或者小行書(shu) 。
但建霞女士書(shu) 法給人的第一個(ge) 印象,是“大氣”,有大丈夫氣,無小女兒(er) 姿,猶如“劍俠(xia) ”。她的書(shu) 作,無論行草或是篆隸,都是滿紙雲(yun) 煙,漸臻滿不在乎的大自在境,殊為(wei) 難得,令人傾(qing) 慕不已。
建霞女士書(shu) 法給人的第二個(ge) 深刻印象,是上佳的線條質量。讀她的作品,常令人想到石濤上人所說的“一畫”。她的篆書(shu) 受漢篆的影響較大,隸書(shu) 則主要取法於(yu) 《張遷碑》、《乙瑛碑》、《石門頌》等“蜀派漢隸”,更得益於(yu) 何應輝老師悉心指導。她的行草,致力於(yu) 王鐸等“明清調”(作品集中幾件臨(lin) 王鐸行草軸可謂形神俱備),但又似有謝季筠、張景嶽老師行草書(shu) 的搖曳。而無論哪種書(shu) 體(ti) ,其線質都沉得住,立得起,無油滑之氣。這應是得益於(yu) 她自己多年的臨(lin) 池之功。
袁枚曾言:“人閑居時,不可一刻無古人,落筆時,不可一刻有古人。平居有古人,而學力方深;落筆無古人,而精神始出。”一個(ge) 藝術家最基本的也是最偉(wei) 大的能力,便在於(yu) 能在體(ti) 現自然中超越自然,而這種能力的有無、大小,是決(jue) 定於(yu) 藝術家能否在平常生命中升華出藝術生命,及其升華的程度。建霞女士的解讀傳(chuan) 統並非步亦步,趨亦趨,所以其臨(lin) 或創均能融入自己的情性及理解,因此與(yu) 眾(zhong) 不同。
對於(yu) 藝術探索之道,齊建霞頗有一番琢磨,“最適合我、最能充分表達我的情性的,當然是草書(shu) 。但我認為(wei) ,要真正學好草書(shu) ,不僅(jin) 要精研草書(shu) 的字形、筆法、章法,同時也要不斷在篆書(shu) 、隸書(shu) 、楷書(shu) 中吸取營養(yang) ,集眾(zhong) 家而成一家。比如說,學習(xi) 篆隸和魏碑,可以吸取碑刻線質的金石氣,將其質樸的感覺、渾厚的筆意融入到草書(shu) 創作之中。如果覺得自己擅長寫(xie) 草書(shu) ,就隻寫(xie) 草書(shu) ,那這種草書(shu) 往往軟弱無力。”
對於(yu) 自己追求的藝術風格,齊建霞也有清晰的自我認知,“總體(ti) 來說,我所追求的,不是一種簡單的單純,而是一種豐(feng) 富的境界:渾厚而又秀美,豪邁而又細膩;狂而不野,草而不亂(luan) ;流暢而不失細微,酣暢而不失法度。”
建霞女士的學書(shu) 曆程,在今天頗具典型性,即得到名師指點,以一個(ge) 較高的起點,在不太長的時期內(nei) ,迅速掌握一套筆法體(ti) 係,錘煉出優(you) 秀的線條質感,並初具規模。雖然也日日臨(lin) 古帖,但受古人的影響較今人少一些。她的一些作品中,不難看到何應輝先生的影子。當然,書(shu) 法所需要追求的,是否必須要人人都具有自身麵貌,還真是一個(ge) 可以討論的話題。也就是說,書(shu) 法所追尋的目標,到底是“新”好,還是“古”好?古人倒真沒有太多求新求變的想法和意識。所謂“創新”,也是近代以降書(shu) 法成為(wei) 一種“藝術門類”後,才在現代性話語體(ti) 係中,而成為(wei) 書(shu) 法的終極價(jia) 值。
建霞女士對此有她的看法,她認為(wei) ,多讀、多臨(lin) 古帖,多思考一些,更沉靜一些,這是所有書(shu) 法家應該共同走的路,在這個(ge) 基礎上,了解自己,古也好,新也好,遵從(cong) 本心,不盲目跟風,尋找適合的道路。藝術與(yu) 真誠相通,人隻有真誠地對待自己,其藝術的自身麵目,才可能自然而然地生發出來。她視書(shu) 法為(wei) 調適生活、生命,安頓自我精神情感的方式,藉以書(shu) 法體(ti) 察、表達自我內(nei) 心深處豐(feng) 富細膩的感情世界。
藝術的道路是無止境的,建霞常以恩師――四川省書(shu) 協主席何應輝為(wei) 她題寫(xie) 書(shu) 作:“生與(yu) 天行健,藝本性所之”以自勵,藝術最高境界是與(yu) 道相通,超越書(shu) 法達到人格的自我曆練是她“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的終極目標。 (文/李瑩)
隸書(shu) 橫幅:和為(wei) 貴,靜生慧
草書(shu) 鬥方 68cmx68cm
草書(shu) 對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25cmx160cmx2
草書(shu) 鬥方68cmx68cm
草書(shu) 對聯:心無物欲、座有琴書(shu)
草書(shu) 條幅60cmx180cm
隸書(shu) 《心經》38cmx58cm
齊建霞:中國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四川省書(shu) 協理事、四川省書(shu) 協婦女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主任、四川省書(shu) 協教育委員會(hui) 委員、四川省詩書(shu) 畫院特聘美術師、北京巴蜀書(shu) 畫藝術院特聘書(shu) 法家、四川省女書(shu) 法家聯盟副主席、四川省女藝術家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會(hui) 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