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甑選
[今日晨讀]陳忠康課堂點評妙語散錄
時間:2015年04月24日 來源:bv伟德官网 作者:bv伟德官网 瀏覽數:5652
內容提要:[今日晨讀]陳忠康課堂點評妙語散錄

 

陳忠康課堂點評妙語散錄

    【按】這是陳忠康老師書(shu) 法點評課的一些語言散錄,雖然是些片言隻語,比起長篇大論的高深理論文章更一針見血,更切中要害,覆蓋麵更廣,或許對學書(shu) 者更有啟發意義(yi) 。

    學習(xi) 古人,初學“寧謹勿肆”,學古脈絡清晰很重要,開始一定要像,地道,目標就像複印機一樣的功能和效果。石開寫(xie) 篆,就是把自己當成漢代的工匠。

    現代人的所謂風格,即是:古人三分+當代四分---自己毛病四分=自我風格。

    珠圓玉潤才是高境界,靜穆是最難得的;大字要慢下來寫(xie) ,當代大字為(wei) 什麽(me) 寫(xie) 不好,就是用寫(xie) 小字的快節奏來寫(xie) 大字,一劃而過,一刮而過,怎麽(me) 能有沉厚大氣之勢?

    隸書(shu) ,靜穆綿厚才是其精神,“大巧若拙”,伊秉綬的從(cong) 容淡定,寫(xie) 出的線條老中帶嫩,金石氣絕不是把毛筆哆嗦做出來的,清人的隸書(shu) 友大字真跡,絕對值得借鑒,否則靠幾種殘破的漢碑刻石肯定誤導。寫(xie) 碑一定要寫(xie) 出蒼茫大氣,跟帖學比起來,帖的媚趣應該避之,做到“大樸不雕。”

    這位同學寫(xie) 八大的,八大的書(shu) 法,是犧牲了用筆的兩(liang) 端變化,而突出結構的變化,如果你既要追求毛筆的表現力的豐(feng) 富變化,又要追求結構的多樣變化,那寫(xie) 出的就“花”了,缺少了統一,又碎又花,沒了主次。

    枯筆:書(shu) 法的音樂(le) 性,節奏性,不能簡化筆墨,越到枯筆行筆速度越要慢下來,否則就是草率不講究,沒有行筆直脈絡。

    這位同學的蘇體(ti) 寫(xie) 的很沉著,穩健很淡定,你學蘇體(ti) 多久,答,半年多。好啊,夠神速。蘇體(ti) 有自己的套路,他學過顏,學過王,要注意把握,學一個(ge) 人應該弄清楚追溯他的源頭,這樣可以事半功倍。

    重墨:重墨不能突兀,寫(xie) 草書(shu) 不能太花,處處變招,結果沒有主次和主脈。

    方不是高境界,圓才是高境界。

    章草:平複帖那種麻辣的感覺其實是有害的,(就像麻辣燙吃多了上火,幹燥----筆者加評),宋克的及奏章要學,馬一浮、沈曾植變化很豐(feng) 富。章草最容易簡單化,不能媚飄,古趣莊重的東(dong) 西多一些才耐看,書(shu) 寫(xie) 性要強。
    這位同學學趙之謙的,還不錯,請問你學書(shu) 法整個(ge) 多久了?
    答:一年多;
    學趙之謙多久?
    答:一上午。
    啊,這不是說相聲吧,一上午能寫(xie) 成這樣,不是人才是天才!我向你學習(xi) !(笑聲掌聲)

    結構要大巧,不要小巧,變化的套路不要一般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套路要陰險,拙中藏巧。調皮和莊重怎樣的合理調配,是大家應該注意的。

    當代隸書(shu) 的大家我自己首推鮑賢倫(lun) ,他懂得了什麽(me) 是真正的“拙”,真正的大氣,寫(xie) 碑不要故作蒼老狀,於(yu) 右任。伊秉綬線條很潤,線條要通透的,嫩的,鬆和的,不要像麻繩一樣的,以潤求辣才是高級。

    “俗”,有些字安排很俗,沒過腦子,什麽(me) 是俗,多數人都這麽(me) 寫(xie) 就是俗!
沉著---痛快,靜和動,是一對矛盾體(ti) ,要靜的不呆,動的不流。

    橫,不要寫(xie) 的一劃而過,一滑而過,牽絲(si) 牽帶要過腦子,要講究,寫(xie) 不好容易讓人覺得沒力氣。草書(shu) 最容易騙人,給外行看不懂嘛。大草還是要慢,尤其是轉折處要慢,不要粗暴的轉折,不講理的轉。

    會(hui) 與(yu) 不會(hui) 又是矛盾,沒基礎的苦練基礎還好,有了些基礎就容易找流行,得想怎麽(me) 遠離擺脫江湖氣。太巧了就缺少大氣。

    晉人用筆發力和唐人是不一樣的,晉人鋒利銳利,唐人敦厚理性。

    結構和筆法不要對立起來,理論上不存在先後,有結構即有筆法,結構是靜態的,筆法是動態的,二者並非是桌麵和桌腿的關(guan) 係,要用綜合的理解。

    小字怎樣轉換大字?字寫(xie) 大了結構要變,結字也要變,大字要慢,寫(xie) 大字要用“勢”,曆代書(shu) 法家寫(xie) 大字和小字是不一樣的,米芾、董其昌寫(xie) 大字和小字很不同,並非一種筆法,大家要在原帖裏仔細去理解分辨。把蘭(lan) 亭不要變,寫(xie) 大了就一點不好看,二王本身就是小字。現代人寫(xie) 大字寫(xie) 小字筆法幾乎一樣。

    現代的審美都是喜歡模糊神秘的東(dong) 西,喜歡破爛的碑,當然破爛殘缺的東(dong) 西能給書(shu) 家更多的發揮空間。曹全保存最清楚,卻不受人待見。透過刀鋒看筆鋒,通過刻石以後的字,獲得另外一種創造性。還有,當代都喜歡“老”一點的審美,所謂古意,其實是有話語權的人都年紀很老了嘛,年輕的也當不了評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