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伟德官网訊) 8月18日到21日, 中國書(shu) 協理事,四川省書(shu) 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shu) 長戴躍,中國書(shu) 協會(hui) 員,四川省書(shu) 協副主席、教育委員會(hui) 主任林嶠,深入藏區為(wei) 阿壩州13個(ge) 縣各階層書(shu) 法精英40餘(yu) 人進行了書(shu) 法學習(xi) 指導和精彩藝術講座。
戴躍在授課中對書(shu) 法以漢字為(wei) 載體(ti) 、後人對前人依靠、前人經驗疊加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認為(wei) 小孩可以先習(xi) 楷書(shu) ,成人習(xi) 書(shu) 法要發自內(nei) 心而定,藝術要分科前行,找準一點。收集言論研讀,通讀書(shu) 法史,教學要因材施教,求精深思廣大,精研滲透。固步自封淺嚐則止一知半解,步趨時人投機取巧均是不可取的行為(wei) ,直取原點,先求精深找準一點。師法廣大,有深度還要廣度,討千家米才能煮粥,書(shu) 家要有思想趨勢,對生存狀態,情之所至,物我兩(liang) 忘,風格會(hui) 自然形成。麵對古人法帖要非常精準,方圓使轉二王體(ti) 現,裹縮書(shu) 寫(xie) ,集字形,要因人而異,章法上時代不一樣審美要知曉。借古人酒杯交心中塊壘。
對書(shu) 法發展導向上,戴躍認為(wei) ,民族文化覺醒,現代化帶來浮躁,心靈舒緩安頓,純古氣息心養(yang) 慧,書(shu) 寫(xie) 中的快樂(le) 顯得尤其重。觀念立場要轉變成為(wei) 文化自覺,植根傳(chuan) 統,立腳當代,張揚個(ge) 性,清代和上世紀90年代取法帖碑學結合,習(xi) 民間書(shu) 法,現在是健康穩定狀態。書(shu) 家對外在形式精神內(nei) 質的把握,對傳(chuan) 統文化了解要深入。在精典中重複領悟,書(shu) 貴入古,有古意才重要,變化不亂(luan) 神,移位不亂(luan) 形,品位和氣格很重要,宋明理學集大成乃古人的情結,在審美情趣風格上,致中和求雅正才是正道。這樣符合中華民族審美特征,也是倫(lun) 理道德規範至境。
林嶠在書(shu) 法授課中從(cong) 陰陽對立統一是天道,中和即人道方麵進行了闡釋。隨心所意不逾矩。側(ce) 鋒取態,中鋒為(wei) 主。澀潤險平,違而不同,和而不犯。高古雅趣,中和一致。追求先賢有名士氣。超塵之想,要尊黃老佛道內(nei) 修,對外儒家思想立身,歸隱之思,雅治躁動,書(shu) 法是一味藥劑,平虛實,衡陰陽,對古代精典三境中法,象,意的求索是一生的追尋。高邁心性有定力,先天氣質後天修養(yang) ,正如清代大家趙之謙所言求仙有內(nei) 外功,書(shu) 法亦然。他說感悟書(shu) 法很重要。回歸精典才是正途。書(shu) 法家態度決(jue) 定一切和高度。複古,入古開新化取,唐宋後筆法減少了許多,古代是社會(hui) 底層看不到法帖,現在多渠道發行,當代習(xi) 書(shu) 法洞察力很重要。技進乎道要敬畏古人, 天份,勤奮,科學方法尤其重要。學習(xi) 古人關(guan) 注當代, 當下書(shu) 法中存在的八大毛病對稱、布白、平行、邊線成圓弧線、收筆是上策、對比、等距、散鋒等技法進行解讀,對曆代精典法帖進行剖析,讓地處邊遠藏區書(shu) 法家和愛好者耳目一新之感。
戴躍、林嶠還對每位參會(hui) 書(shu) 法家的作品逐一進行了點評並指出了努力方向。
阿壩州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席李洪勇,汶川縣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席高誌明參加了培訓。(汶川縣委宣傳(chuan) 部新聞中心記者:王程)
---------------------------------------------------------------------
戴躍點評阿壩州書(shu) 法作者作品
戴躍在阿壩群文書(shu) 法創作筆會(hui) 上作書(shu) 寫(xie) 示範
林嶠在阿壩群文書(shu) 法創作筆會(hui) 上作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