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伟德官网訊) 10月15日,中國書(shu) 協第二期西部書(shu) 界新秀係列書(shu) 法(楷書(shu) )研修班進入第十天學習(xi) 。翁誌飛老師繼續指導學員加強對小楷的臨(lin) 摹學習(xi) ,並作了示範,其精準的臨(lin) 摹功夫和抓形能力,讓人大開眼界,學員驚呼:“太牛了,臨(lin) 寫(xie) 得簡直與(yu) 原帖沒有區別!”
翁老師在上課中說,在楷書(shu) 學習(xi) 當中,小楷尤為(wei) 重要,練小楷有助於(yu) 對細膩點畫的理解與(yu) 把握,也是心性的磨礪。在學習(xi) 過程中,不能簡單地訓練基本點畫的寫(xie) 法,更重要的是理解並掌握點畫間的順逆轉化及由此形成的節奏。點畫的順逆轉化是片段節奏的延續生發,以之形成整體(ti) 的節奏。若隻停留在片段節奏上,將很難向行書(shu) 的學習(xi) 過渡,因為(wei) 行書(shu) 的節奏延展性更強,變化更多。同時也不可能將具體(ti) 點畫寫(xie) 好,而容易形成描摹的習(xi) 氣。所以這層關(guan) 係不打通,無論楷行,其點畫必然粗糙,節奏肯定單一,隻能是單一節奏的簡單複製。這是當今書(shu) 法學習(xi) 中的通病。
他說,求學如求醫,同一種病,不同的醫生可能給出完全不同的醫方!這往往會(hui) 使初學者無所適從(cong) ,即使學到一定程度也很難分辨哪些是自己應該吸取的,哪些是不對的。因為(wei) ,古人已逝,作品就是他們(men) 對書(shu) 法的最佳詮釋,所以,最直接地了解古人的方式就是放下自我,直麵古人。通過實臨(lin) ,揣摩其用筆特點。最忌學老師,因為(wei) 老師也未見古人揮毫,同樣是從(cong) 遺墨推測,可能有的推測得多一點,而有的隻抓住一點,更不可能把握其全部。甚或有的早已偏離傳(chuan) 統、背離古人。直麵古人,雖然一開始很難,但要樹立信心,迎難而上。因為(wei) ,這是學書(shu) 的最捷徑!與(yu) 古人相處久了,很多問題就自然明白了!就看你心夠不夠誠,工夫做得夠不夠深。
翁老師對智永《真草千字文》、鍾繇《宣示表》、趙孟�《道德經》、虞世南《破邪論》、歐陽詢《心經》、顏真卿《麻姑仙壇記》等小楷曆代法帖為(wei) 全體(ti) 學員作了臨(lin) 摹示範,講解了臨(lin) 寫(xie) 技巧,並對各小組進行了指導。學員們(men) 普遍珍惜這難得的學習(xi) 機會(hui) ,抓住一切時間向老師請教,學員之間也互相切磋,共同提高技藝。(文/圖 趙立 劉啟堯)
翁誌飛老師作臨(lin) 摹示範
精準臨(lin) 摹
專(zhuan) 心觀摩,認真領悟
專(zhuan) 心觀摩,認真領悟
老師的臨(lin) 摹作品:真牛!
認真觀摩老師的臨(lin) 帖作品
認真觀摩老師的臨(lin) 帖作品
看得仔細點,再仔細點
仔細觀摩
翁老師作示範
翁老師作示範
老師臨(lin) 摹作品
老師臨(lin) 摹作品
老師對各帖的臨(lin) 摹示範
新疆學員在一起交流學習(xi)
廣西學員在一起交流學習(xi)
學員之間交流學習(xi)
苦練――學書(shu) 的不二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