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中國書(shu) 協第二期西部書(shu) 界新秀係列書(shu) 法(楷書(shu) )研修班進入第八天學習(xi) 。翁誌飛老師開始了對培訓班為(wei) 期五天的教學指導。
在13日、14日的教學活動中,翁誌飛老師用多媒體(ti) 對曆代經典小楷名家法帖進行了梳理,對用筆特點進行了分析,並將自己的臨(lin) 習(xi) 作品對原碑帖進行了比較,提醒大家在臨(lin) 習(xi) 中需要掌握的用筆技巧和注意克服的問題。他認為(wei) ,“轉指與(yu) 絞鋒” 是時人用羊毫筆在生宣上產(chan) 生的用筆特點,用此法來學習(xi) 晉唐書(shu) 法會(hui) 產(chan) 生很多問題,對於(yu) 理解晉唐筆法會(hui) 產(chan) 生很多誤解。
翁老師在講課中說,通過本周的這五天學習(xi) ,雖然不能一下子能解決(jue) 技法和能力上的問題,但我們(men) 一定要解決(jue) 觀念和思路上的問題,要學會(hui) 冷靜思考,花上三五年的時間,用正確的觀念和正確的方法去臨(lin) 摹古人的優(you) 秀經典法帖。在臨(lin) 寫(xie) 碑帖前,要還原古人墨書(shu) 的效果而不是刀刻的效果,要盡量還原古人當時的運筆節奏和書(shu) 寫(xie) 狀態,要解決(jue) “露鋒起筆,順逆轉換,使轉運筆” 的用筆問題, 對點畫的組織環節要扣緊,對勢的轉換體(ti) 現要明顯,不能有拖筆現象,要將提按等細節動作用到腕上,我們(men) 訓練寫(xie) 唐楷的目的就是為(wei) 了要加強和彌補手上的穩定性。
兩(liang) 天來,翁誌飛老師指導學員對顏真卿的《多寶塔》、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王羲之的《蘭(lan) 亭敘》等碑帖進行了分析和臨(lin) 習(xi) 技巧的講解,並分批分組進行了臨(lin) 寫(xie) 示範,受到學員們(men) 的熱烈歡迎。(文/圖 趙立 劉啟堯)
------------授課學習(xi) 現場-----------
翁誌飛老師運用多媒體(ti) 作臨(lin) 帖示範
翁誌飛老師運用多媒體(ti) 作臨(lin) 帖示範
翁誌飛老師運用多媒體(ti) 作臨(lin) 帖示範
學員聚精會(hui) 神聽講
學員聚精會(hui) 神聽講
學員聚精會(hui) 神聽講
翁誌飛老師接受學員采訪
翁老師分批分組為(wei) 學員作臨(lin) 帖示範
翁誌飛老師臨(lin) 帖
班主任張國朝老師每天堅持跟班在現場並精心指導學員臨(lin) 帖
楊成輝老師輔導學員臨(lin) 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