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甑選
書壇風向標丨追求務實學風是書壇同仁的神聖使命
時間:2023年04月21日 來源:bv伟德官网 作者:admin 瀏覽數:5729

 

編者按/

       4月15日,中國書(shu) 協第八屆職業(ye) 道德與(yu) 行風建設委員會(hui) 2023年工作會(hui) 議在安徽涇縣召開。會(hui) 上提出《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動書(shu) 法界職業(ye) 道德和行風建設的五條意見》。委員們(men) 就“追求務實學風”“倡導雅正書(shu) 風”“弘揚優(you) 良文風”“改進協會(hui) 作風”“引領行業(ye) 新風”五個(ge) 議題展開討論,以一位主題發言、三位評議的形式進行。現將委員們(men) 的觀點摘編予以刊發,以饗讀者。

 


 

發言人:王道義(yi)

評議人:陳新長、方玉傑、馬亞(ya)


 

王道義(yi) :追求務實學風是書(shu) 壇同仁的神聖使命

圖片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大力弘揚優(you) 良學風,把軟約束和硬措施結合起來,推動形成崇尚精品、嚴(yan) 謹治學、注重誠信、講求責任的優(you) 良學風,營造風清氣正、互學互鑒、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態。要求黨(dang) 員領導幹部大力弘揚馬克思主義(yi) 學風,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書(shu) 法界在該方麵取得的基本成績:

       (一)強化思想引領,聚焦人才培養(yang) 。中國書(shu) 協號召各團體(ti) 會(hui) 員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會(hui) 員頭腦、指導實踐,構建了以分黨(dang) 組帶動協會(hui) 機關(guan) 、主席團引領書(shu) 法界、各團體(ti) 會(hui) 員引領基層“全國書(shu) 協一盤棋”學習(xi) 模式。

      (二)建立長效機製,構建人才梯隊。發揮專(zhuan) 委會(hui) 專(zhuan) 業(ye) 指導、學術引領作用。舉(ju) 辦老一代代表性書(shu) 家作品展,連續八期國學修養(yang) 與(yu) 書(shu) 法青年骨幹高研班,承辦“翰墨薪傳(chuan) ·全國中小學書(shu) 法教師培訓項目”,組織引導主題創作,協同教育部門積極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

      (三)延伸服務手臂,為(wei) 人才發展搭建舞台。中國書(shu) 協連續出台聯係服務基層工作者、新文藝組織和作者的製度措施,舉(ju) 辦“全國新文藝群體(ti) 書(shu) 法作品匯報展”、五期“全國基層書(shu) 法骨幹培訓班”、四屆“文質兼美優(you) 秀基層書(shu) 法家創作成果展”,完成曆時六年的“西部書(shu) 界新秀千人培訓計劃暨西部書(shu) 界新秀係列書(shu) 法研修班”,紮實展開書(shu) 法考級工作,建立團體(ti) 會(hui) 員“結對子”長期合作機製互助共進。

       幾點建議:

      (一)立心載道、誠信守責。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要爭(zheng) 當思想引領先行者,堅持“二為(wei) ”方向、“雙百”方針,注重立心鑄魂、文以載道,明大德、嚴(yan) 私德,注重誠信、淡泊名利、講求責任、勇於(yu) 擔當,自覺遵循學術規範,堅持學術操守;要重視傳(chuan) 統文化精華同馬克思主義(yi) 立場觀點方法相結合,從(cong) 根本上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

      (二)守正出新、崇尚精品。要堅持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匯聚洪流正脈,熔古鑄今、守正出新。要充分發揮高品質書(shu) 法刊物、微信公眾(zhong) 號等媒體(ti) 平台的交流互動作用,大力倡導精研經典,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以博大精微、健康向上的書(shu) 法批評引領創作。要創作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氣象正大、質樸清新、剛健有力的精品力作力矯趨俗炫奇、急功近利、千人一麵、人雲(yun) 亦雲(yun) 的時弊。

      (三)藝文兼備、嚴(yan) 謹治學。高素質書(shu) 法人才應兼具學有淵源、見識醇雅、技藝精湛、高情深韻,應爭(zheng) 做藝文兼備、技道均衡的書(shu) 寫(xie) 者。要力戒浮躁、甘於(yu) 寂寞,潛心研究、嚴(yan) 謹求是,立誌做大學問、做真學問。

      (四)協同育人、知行合一。書(shu) 法健康發展的根本在人才,人才培養(yang) 的關(guan) 鍵在教育。要探索各級書(shu) 協與(yu) 中小學、高校、社會(hui) 書(shu) 法教育協同育人機製,資源共享、優(you) 勢互補、人才共育。專(zhuan) 業(ye) 化人才正成為(wei) 書(shu) 壇生力軍(jun) ,學科建設是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基礎。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wei) 有源頭活水來。我們(men) 要加強調查研究,發揚釘釘子精神,務實篤行,遠離浮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互學互鑒,積極向上,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讓我們(men) 一起遨遊書(shu) 山藝海,擁抱火熱生活,完成德藝升華,賡續不朽盛事,譜寫(xie) 新時代的翰墨華章!

 

 

陳新長:追求務實學風

 

圖片

 

       當下書(shu) 法生態,存在形式主義(yi) 、庸俗關(guan) 係學、門戶之分,甚至炒冷飯、抄襲剽竊等現象。學術研究、學術批評的根本意義(yi) 是解決(jue) 問題。書(shu) 法藝術越往高走越需要正確的創作觀念來指引。這是務實學風的態度問題。

       文人化的書(shu) 法,如果遠離文學、史學、哲學,很難真正表情達意,很難反映現代人的審美情愫觀念、體(ti) 現新時代社會(hui) 中人與(yu) 自己、人與(yu) 自然、人與(yu) 社會(hui) 、人與(yu) 人的新型關(guan) 係。同樣不能很好地與(yu) 曆史學、文學、哲學等學科對話。一個(ge) 學科走向成熟的基本途徑,隻能是研究水平的不斷提高。這是務實學風的能力問題。

       書(shu) 法的傳(chuan) 播、教育、審美,一定程度上還滯後於(yu) 時代需求。有些專(zhuan) 家學者強調精神、強調文化,講哲學、文學、文字學和考據學等,想以此來培養(yang) 和提升作者的情感。質與(yu) 文不能割裂開來,不能認為(wei) 講文化是高級的,形而上的,講形式是低級的,形而下的。書(shu) 法家是用點畫結體(ti) 和章法中的各種對比關(guan) 係和形勢變化來觀察世界、認識世界和表現世界的。這是務實學風的擔當問題。

 

方玉傑:求真務實    正本清源

圖片

 

       求真務實的學風,是嚴(yan) 謹治學的科學精神,也是提升書(shu) 法工作者學養(yang) 、涵養(yang) 、修養(yang) 的重要方法。

       一是精研書(shu) 論。書(shu) 法史上經典史論琳琅滿目,這些經典都閃耀著書(shu) 家的智慧光芒。要真正俯下身、沉下心,耐住寂寞,仔細揣摩,不斷提升理論素養(yang) 。

       二是深入經典。怎樣取法、怎樣臨(lin) 摹、怎樣轉化是擺在每位書(shu) 家麵前的實際問題。作為(wei) 書(shu) 家,要對經典書(shu) 作抱有敬畏之心,在臨(lin) 準臨(lin) 像、臨(lin) 出神采上下功夫,不走捷徑、不急功近利,深入經典、打好根基。

       三是潛心從(cong) 藝。養(yang) 成務實嚴(yan) 謹的學風,自覺遵守學術規範,拒絕拚湊抄襲、人雲(yun) 亦雲(yun) 、不求甚解,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韌勁和“眼裏揉不得沙子”的認真,創作出有學術價(jia) 值和時代精神的作品。

 

 

 

 

 

馬亞(ya) :藝文兼備   技道兩(liang) 進

 

       劉熙載在《書(shu) 概》中說:“書(shu) 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誌,總之曰如其人而已。”中國書(shu) 法是人的精神外化,所以強調人的因素,是中國書(shu) 法藝術的本質特征,這也是中國書(shu) 法精神之所在。確立務實的學風,從(cong) 根本上是要強調作為(wei) 書(shu) 法家本體(ti) 作為(wei) 人的追求,藝文兼備,技道兩(liang) 進。

       “書(shu) 如其人”體(ti) 現的是人的本質力量和人的生命精神。鍾繇說:“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正是因為(wei) 人,而使書(shu) 法有了美的可能,也正是因為(wei) 人的豐(feng) 富才造就了書(shu) 法藝術的豐(feng) 富。正因為(wei) 中國的寫(xie) 字是如“人”的,所以這個(ge) “字”才有生命,才有精神,才有境界,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寫(xie) 字能成為(wei) 藝術的關(guan) 鍵所在,是中國書(shu) 法的本質特征,這也是中國書(shu) 法精神之所在,也是技道兩(liang) 進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