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甑選
書壇風向標丨倡導雅正書風大家談
時間:2023年04月23日 來源:bv伟德官网 作者:admin 瀏覽數:5097

 

編者按

 

4月15日,中國書(shu) 協第八屆職業(ye) 道德與(yu) 行風建設委員會(hui) 2023年工作會(hui) 議在安徽涇縣召開。會(hui) 上提出《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動書(shu) 法界職業(ye) 道德和行風建設的五條意見》。委員們(men) 就“追求務實學風”“倡導雅正書(shu) 風”“弘揚優(you) 良文風”“改進協會(hui) 作風”“引領行業(ye) 新風”五個(ge) 議題展開討論,以一位主題發言、三位評議的形式進行。現將委員們(men) 的觀點摘編予以刊發,以饗讀者。

 


 

     發言人:顏奕端

評議人:林嶠、楊昌剛、張利安

 


 

顏奕端:樹立雅正書(shu) 風   摒棄跟風模仿

 

雅正的字麵意思是指文雅端正。何謂“雅正書(shu) 風”?我的理解是:根植傳(chuan) 統文化、取法經典碑帖、按照傳(chuan) 統書(shu) 法語言和書(shu) 法表達方式書(shu) 寫(xie) ,清雅高潔,神韻俱佳,蘊含著豐(feng) 富的審美意象,反映書(shu) 家的氣質性靈和情感意趣,彰顯時代特色,個(ge) 體(ti) 辨識度強,充滿正能量,體(ti) 現正大氣象,為(wei) 業(ye) 界所廣泛認同,被人民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書(shu) 法作品。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書(shu) 協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秉持“植根傳(chuan) 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的辦展理念,以主題創作引領創作方向,相繼舉(ju) 辦“翰墨中國——全國書(shu) 法作品大展”“民族脊梁——迎慶黨(dang) 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全國書(shu) 法大展”“偉(wei) 業(ye) :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一百周年書(shu) 法大展”“征程:迎接慶祝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shu) 法大展”等大型主題書(shu) 法展覽,逐漸形成了書(shu) 法主題創作模式;先後舉(ju) 辦各書(shu) 體(ti) 及老年、青年、新人新作、冊(ce) 頁、手卷、楹聯、臨(lin) 帖等專(zhuan) 業(ye) 屆展推動雅正書(shu) 風,引導廣大書(shu) 家自覺以文質兼美的優(you) 秀作品來開拓書(shu) 法藝術新境界。

 

中國書(shu) 協立足書(shu) 法本體(ti) 發展,以策展和創作模式為(wei) 切入點,大力倡導雅正書(shu) 風,引領當代書(shu) 法發展,得到社會(hui) 各界的高度讚揚,值得各團體(ti) 會(hui) 員學習(xi) 。

 

思考當下展覽,以雅正書(shu) 風為(wei) 創作導向,有兩(liang) 個(ge) 問題亟需注意:

一是社會(hui) 書(shu) 法培訓亂(luan) 象。

二是書(shu) 風跟風模仿現象。

 

針對問題,提出兩(liang) 點建議:

一是完善評審細則。在評審規則上強調“合並同類項”,對風格相近的作品,好中選優(you) ,優(you) 中選精,關(guan) 注書(shu) 法作者平時的成績表現,在重大展覽特別是獲獎層麵上,除考慮入展作品質量外,也要看個(ge) 人平時創作的成果,綜合權衡一個(ge) 書(shu) 家全麵的文化修養(yang) 和實力。

 

二是強化評審導向。要以評審團隊的理念導向來推動雅正書(shu) 風,引導投稿者注重文化修養(yang) 和書(shu) 法創作全麵均衡發展。“先與(yu) 古人合,後與(yu) 古人離,再與(yu) 古人合”,不斷地否定之否定,讓每個(ge) 書(shu) 寫(xie) 者找到屬於(yu) 自己的個(ge) 性立足點,而不隻是追求所謂的捷徑和秘笈。

 

書(shu) 法創作的個(ge) 性是建立在個(ge) 人心性的基礎之上,隻有獨立的個(ge) 性思維才不會(hui) 走雷同之路。評委應引導大家不要把作品能否入展寄托在所謂的“形式至上”和“視覺效果”上,而是放在“充實文化內(nei) 涵”方麵,讓大家明白單純的模仿、拚貼、嫁接等手法是走不通的。同時,各級協會(hui) 在輿論宣傳(chuan) 上應當加大對雅正書(shu) 風的倡導,推動書(shu) 家構建原創動力的意識,展覽評審機製也應該朝著這個(ge) 方向繼續改革深化。唯有如此,才能創作出具有紮實筆墨功底、富有時代精神、具有正大氣象的書(shu) 法精品。

 

林嶠:樹立雅正書(shu) 風應做好三件事

 

圍繞樹立雅正書(shu) 風,我認為(wei) 應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是追本溯源是雅正書(shu) 風之根本。當代書(shu) 家依然存在底氣不足、心氣浮躁的現象。因此,取法乎上,選擇書(shu) 史上的法書(shu) 精品,沉下心來,深入地學習(xi) ,唯“入古出新”方為(wei) 最佳出路。

 

二是大自然是雅正書(shu) 風取之不盡的源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此言不虛。大自然氣象萬(wan) 千,變化無窮,自然之道是人文曆史的起源。誰在大自然中感悟最深,誰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三是雅正書(shu) 風的好作品必須靠人品、書(shu) 品支撐。古時畫論有“立德說”,即要把字寫(xie) 好,必須同時修身立品,然後才能書(shu) 畫出超凡脫俗的好作品。

 

修身立品,實則關(guan) 乎德藝二字。藝高須共德馨,這是硬道理。君子修身立品,須信“德成而上,藝成而下”為(wei) 至理。道德養(yang) 心,學識養(yang) 眼,苦練筆墨技巧,是養(yang) 手。藝者善養(yang) ,當不難先工。僅(jin) 憑一時之才情,寫(xie) 幾張好字不難;但是,如果不想安守小成,欲一生成就藝事者,非此三養(yang) 不可。

 

楊昌剛:樹立雅正書(shu) 風   傳(chuan) 承文化基因

 

幾千年來,中國書(shu) 法傳(chuan) 播真、善、美,弘揚崇高的道德理想、價(jia) 值觀念和美學精神,溫潤心靈,啟迪心智,引領社會(hui) 風尚。

 

綜觀中國書(shu) 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雅正書(shu) 風的傳(chuan) 承發展史。不論碑學帖學,不論哪種書(shu) 體(ti) ,震撼人心的經典書(shu) 法作品都具備雅正中和之美。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的楷書(shu) ,滿溢清雅氣韻,飽含中正氣象。明清時期的書(shu) 法作品,在形式上較以往時代有較大的變化,具有宏大氣象,傅山、王鐸便是典型。碑學大興(xing) ,鄧石如、吳昌碩、康有為(wei) 、於(yu) 右任的書(shu) 法作品筆力雄渾,入古出新。現代書(shu) 家沈尹默、沙孟海、啟功、趙樸初等人,都是用畢生心血守護傳(chuan) 統,都是雅正書(shu) 風的典範。

 

身逢盛世,弘揚雅正書(shu) 風,傳(chuan) 承中華文化基因,保護書(shu) 法藝術遺產(chan) ,讓豐(feng) 碑巨碣、經典名作中的文字都“活”起來,激發大眾(zhong) 對中華悠久文化、厚重曆史的熱愛,是當代書(shu) 法工作者的責任。

 

張利安:關(guan) 於(yu) 樹立雅正書(shu) 風的思考

 

書(shu) 法家必須有自己的高遠追求和審美理想,不能迎合低端審美和低級趣味,為(wei) 了流量而故意獵奇、搞怪。書(shu) 法家要走守正出新之路,要做到書(shu) 風正、取法正、氣韻正,也就是正大氣象。

 

建議不同展覽設置不同側(ce) 重,發揮引領作用。如,將“新人展”設置為(wei) 以鼓勵取法經典為(wei) 導向;將“青年展”設置為(wei) 以鼓勵探索為(wei) 導向;將“屆展”設置為(wei) 以守正出新為(wei) 導向;將“蘭(lan) 亭獎”設置為(wei) 以德藝雙馨為(wei) 導向。

 

建議各級書(shu) 協要大力宣傳(chuan) 推廣優(you) 秀書(shu) 家典型,在今後除了專(zhuan) 業(ye) 水準,還要把文化修養(yang) 和道德修為(wei) 放在對書(shu) 家評鑒的首位。德藝雙馨、藝文兼備,應是所有書(shu) 法家和書(shu) 法工作者的共同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