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伟德官网訊 6月28日下午,由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指導,成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主辦,成都市書(shu) 法家協會(hui) 承辦的“問道之旅·舒炯師生書(shu) 法作品展”在成都市政協文史書(shu) 畫館開幕。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現場
四川省政協原主席陶武先,省文聯原黨(dang) 組書(shu) 記蔣東(dong) 升,省老年書(shu) 畫研究會(hui) 會(hui) 長陳榮仲,成都市文聯原黨(dang) 組書(shu) 記、一級巡視員宋凱,成都市文聯黨(dang) 組書(shu) 記、主席楊曉陽,省書(shu) 協顧問張景嶽、謝季筠、王七章、徐德鬆,省書(shu) 協駐會(hui) 副主席、秘書(shu) 長王道義(yi) ,省書(shu) 協副主席鍾顯金、林嶠,四川省佛教協會(hui) 副會(hui) 長、成都市佛教協會(hui) 會(hui) 長、寶光寺方丈意寂,成都市書(shu) 協會(hui) 顧問沈作常、孫人傑、陳明德、劉寧宇等書(shu) 畫名家以及舒炯主席的弟子和社會(hui) 各界書(shu) 法愛好者300餘(yu) 人參加開幕式(嘉賓代表不一一列出)。
陶武先宣布展覽開幕,楊曉陽、王道義(yi) 、舒炯、王興(xing) 國先後致詞,唐樹良代表舒門弟子發言。
開幕式由成都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原主任委員、一級巡視員楊齊英主持。
陶武先宣布展覽開幕
楊曉陽代表成都市文聯致辭
楊曉陽強調了書(shu) 法藝術在推動文化事業(ye) 發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指出,書(shu) 法作為(wei) 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藝術形式,不僅(jin) 承載著豐(feng) 富的曆史和文化內(nei) 涵,更是連接過去與(yu) 未來、傳(chuan) 承與(yu) 創新的重要橋梁。楊曉陽表達了對書(shu) 法藝術的無限熱愛與(yu) 支持,並鼓勵廣大書(shu) 法愛好者們(men) 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書(shu) 法藝術的學習(xi) 和創作中,共同推動書(shu) 法藝術事業(ye) 的繁榮發展。
王道義(yi) 代表省書(shu) 協致辭
王道義(yi) 代表省書(shu) 協主席戴躍在致辭中表示,舒炯先生係中國書(shu) 協早期會(hui) 員,省書(shu) 協顧問,曾長期擔任省書(shu) 協副主席和評審委員,早年得李灝、孟淩雲(yun) 等先生教誨,數十年如一日,文武兼修,躬耕硯田,成績斐然,2023年獲評“四川省突出貢獻文藝家”。成都地區書(shu) 法人才隊伍的不斷壯大,四川書(shu) 壇團結協作氛圍的形成,與(yu) 舒炯先生等書(shu) 壇前輩的薪火相傳(chuan) 和無私奉獻密不可分。他期待大家繼續深入研究書(shu) 法藝術,為(wei) 推動書(shu) 法藝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興(xing) 國代表成都市書(shu) 協致辭
王興(xing) 國說,舒老師是自己非常敬重的長者,儒雅,博學,沉穩,寬厚,激情,豪爽,多年來不僅(jin) 在創作上引領成都書(shu) 法事業(ye) 發展上取得了可喜成績,同時在教育上也帶出來了不少高足,大家跟隨舒老師潛心詩書(shu) 藝,旁修文史哲,在成都乃至四川書(shu) 壇傳(chuan) 為(wei) 佳話,眾(zhong) 多弟子也成為(wei) 成都書(shu) 壇的中堅力量。此次展覽不但展示了舒門弟子當下的學習(xi) 狀態和創作成果,也是傳(chuan) 承師道、弘揚傳(chuan) 統文化的良好展示方式,極大地提升了書(shu) 法的社會(hui) 影響力。
舒炯先生致辭
舒炯先生回顧了自己的書(shu) 法之路,分享了自己對書(shu) 法藝術的理解和追求。他表示,書(shu) 法不僅(jin) 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心靈的寄托和情感的表達。舒炯強調了書(shu) 法藝術在傳(chuan) 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方麵的重要作用,並鼓勵年輕一代的書(shu) 法愛好者們(men) 努力學習(xi) 、不斷探索,為(wei) 書(shu) 法藝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唐樹良代表舒門弟子發言
唐樹良深情地表達了對舒炯先生的敬意和感激。他說,在跟隨老師學書(shu) 數十年來,弟子們(men) 深切地感受到了老師在傳(chuan) 道解惑時的真情與(yu) 執著,在授業(ye) 中的無私與(yu) 傾(qing) 心。他說,先生經常教誨大家學藝要先做人,做到德藝雙修。表示將在先生的教導下,進一步增長知識、豐(feng) 富涵養(yang) 、提高技藝,做一個(ge) 潛心研習(xi) 書(shu) 藝的修行者,為(wei) 中華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成都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原主任委員
一級巡視員楊齊英主持開幕式
據悉,本次展覽共計展出舒炯、劉新德、萬(wan) 剛、龍寧、唐樹良、魏愛臣、張雁、陳沫吾、王書(shu) 紅、周敬、楊齊英、蔡知桂、劉建華、趙效忠、袁碧秀、劉建華(女)、陳曉萍、成康平、鄧嘉德、付安平、高興(xing) 建、顧彥、廣慧、何楊、胡曉霞、慧光、陳雁、吳德華、賈惠玲、蒯仕洪、李國璋、李凱如、劉露、劉明浩、劉子蒞、龍仁政、邱偉(wei) 、任雅林、蘇冬梅、唐光慧、萬(wan) 成、王美勤、吳淩、於(yu) 敦波、張水戰、左丞、何曉巍等舒門師生創作的作品110件,展期持續至7月10日,免費向公眾(zhong) 開放。廣大書(shu) 法愛好者們(men) 可以在此期間前往成都市政協文史書(shu) 畫館參觀展覽,感受中國書(shu) 法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
學術研討現場
開幕結束後,還舉(ju) 行了學術研討會(hui) 。劉建華主持,謝季筠、沈作常、孫人傑、劉新德、徐德鬆、王道義(yi) 、林嶠、魏學峰、王興(xing) 國、趙安如、劉寧宇、代明道、王東(dong) 、汪帥等專(zhuan) 家學者先後在會(hui) 上發言,對舒炯先生及其弟子的書(shu) 法藝術給予了高度讚賞,他們(men) 認為(wei) 舒炯先生的書(shu) 法造詣深厚,為(wei) 書(shu) 法界樹立了典範,而其弟子們(men) 不僅(jin) 繼承了舒炯的藝術精髓,還展現出獨特的創新潛力,共同推動了書(shu) 法藝術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bv伟德官网專(zhuan) 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