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伟德官网訊 金陵三月,略有春寒。3月25日,蘭(lan) 亭會(hui) 第四屆書(shu) 法跨年展在江蘇南京開幕。在展區內(nei) 一件小楷書(shu) 法作品前,每天都吸引了許多人駐足觀看。這件作品,是從(cong) 全國一萬(wan) 多件書(shu) 法作品中評選出的10件優(you) 秀作品之一,他的作者是達州人王邦雄。
近日,達州新報記者專(zhuan) 訪了王邦雄。了解到王邦雄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nong) 民工。從(cong) 5歲練習(xi) 寫(xie) 粉筆字,到如今獲得大獎,他自學書(shu) 法40多年。在貧寒的家境麵前,他學習(xi) 書(shu) 法的道路充滿坎坷,但從(cong) 未放棄。他向記者講述了創作背後的故事。
從(cong) 小他就癡迷書(shu) 法
初次見到王邦雄時,他穿著一件藍色的中山裝,看著很是簡樸。今年52歲的他,頭發已發白,臉上布滿了皺紋。“我扛過鋤頭種過莊稼,現在還靠打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王邦雄笑著告訴記者,他前不久應聘到了一家培訓機構當老師,“這件中山服,還是學校發給我的工作服。”
王邦雄出生於(yu) 通川區江陵鎮草廟村,父母都是當地農(nong) 民。因家境貧寒,他吃了不少苦頭,很小就開始學做農(nong) 活了。所以很多人都不解,他是怎麽(me) 寫(xie) 上書(shu) 法的?“因為(wei) 愛好,慢慢的就癡迷了,我起初連書(shu) 法是什麽(me) 都不知道。”
五歲那年,他家窗戶上的一塊小木板掉了下來,他便用粉筆在木板上寫(xie) 寫(xie) 畫畫。“一個(ge) 字也不會(hui) 寫(xie) ,就是覺得好玩,其他孩子都吵著買(mai) 零食吃,我就吵著爸爸給我買(mai) 粉筆。”王邦雄說,上小學時,王邦雄所讀的村小來了兩(liang) 位美術老師,兩(liang) 位老師寫(xie) 得一手漂亮的粉筆字,王邦雄崇拜極了。他高高興(xing) 興(xing) 地跑回去向父親(qin) 說要學寫(xie) 粉筆字,可家裏沒錢買(mai) 粉筆,雖然父親(qin) 並沒有直接拒絕,但他已經得到了明確的答複。“每天放學,我就把老師寫(xie) 剩下的粉筆頭拿回家,在家練習(xi) 。”這個(ge) 過程,是王邦雄書(shu) 法創作的啟蒙階段。
書(shu) 法作品嶄露頭角
初中畢業(ye) 後,王邦雄因家裏交不起學費而輟學了。這時,他已經寫(xie) 得一手漂亮的粉筆字,村小聘請他當代課老師。代課老師收入微薄,放學後還要忙著做農(nong) 活。雖然每天累得精疲力竭,但當夜晚降臨(lin) 時,他就會(hui) 拿出筆借著昏暗的燈光寫(xie) 上一篇字。王邦雄說,那幾年他還向不少報刊都投過稿,“當時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能夠買(mai) 得起一支好筆。”
1990年,王邦雄在朋友介紹下來到達城一家廣告公司上班。王邦雄進城才發現,“城裏學習(xi) 寫(xie) 字的條件好很多,除了自己生活,我的工資基本都用在了寫(xie) 字上。”買(mai) 筆、買(mai) 字帖,除了按照平時的方式練習(xi) 外,王邦雄開始臨(lin) 摹其他字體(ti) 。慢慢地,他找到了自己的寫(xie) 字風格“小楷”,並成了廣告公司的紅人。隻要公司涉及到有關(guan) 字體(ti) 方麵的設計,都由他來操作。
就這樣,王邦雄在圈內(nei) 漸漸有了名氣。2000年,達川區成立書(shu) 法協會(hui) ,他很快成為(wei) 了其中的一員。在這裏,他得到了一些專(zhuan) 業(ye) 老師的指點,書(shu) 法水平穩步提升,作品開始在圈內(nei) 嶄露頭角。王邦雄說:“加入到書(shu) 法協會(hui) ,我才感覺自己真正走上了書(shu) 法創作的道路,找到了家的感覺。”
而後,王邦雄開始參加達州本地以及四川舉(ju) 行的各類書(shu) 法作品展,相繼獲得不少獎項,如入選四川省第二屆謝無量獎暨第五屆書(shu) 法篆刻作品展,獲四川省首屆農(nong) 民工原創文藝作品大賽書(shu) 法類二等獎等。王邦雄沒有想到,他一個(ge) 普通的農(nong) 民,竟還能得到大家的認可。當時,圈內(nei) 甚至稱他為(wei) “達州第一楷”。
現實麵前艱難抉擇
王邦雄的小楷作品追求樸素自然,看起來厚重而不輕佻,不帶絲(si) 毫做作,意味醇厚,令人咀嚼不盡。王邦雄告訴記者,其實他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蘭(lan) 亭會(hui) 書(shu) 法跨年展,因為(wei) 早在蘭(lan) 亭會(hui) 首屆書(shu) 法跨年展舉(ju) 辦時,他就向組委會(hui) 投去了作品。可當時的信心滿滿並沒有等來組委會(hui) 的複賽通知,而是在初賽就落選了。王邦雄感覺“有些心灰意冷,也許這才是我真實的成績,我本就是一個(ge) 農(nong) 民。”
讓王邦雄感到無奈的還有,因為(wei) 長期進行書(shu) 法創作,在這方麵投入的經濟越來越多,參加比賽對紙張都有要求,比普通紙張精細不少,價(jia) 格自然貴了許多。寫(xie) 字的筆,也從(cong) 最初幾塊錢一支升到了幾十塊錢一支。但是王邦雄投入再多都沒獲得過任何回報,他靠在廣告公司打工那點微薄收入養(yang) 活一家人,還要給女兒(er) 掙取學費和生活費。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妻子開始反對了,而他自己也有些動搖。“惆悵、迷茫,我沒有足夠的能力繼續追求書(shu) 法的夢想,畢竟現實是殘酷的。”他說。
“即便是現在,他年過五旬了還要爬到高空中搭廣告架子,今年初才找到了一份教書(shu) 的工作。”王邦雄的好友,同是鑽研書(shu) 法創作的魏文紀先生感慨道:“他和太多人都不一樣,廢寢忘食潛心研究書(shu) 法幾十年,都是因為(wei) 他太癡迷於(yu) 書(shu) 法了。”
參賽作品喜獲大獎
“這幾年,我還在默默地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去年底,王邦雄收到成都市青年書(shu) 協主席魏愛臣先生的信息,鼓勵他參加蘭(lan) 亭會(hui) 第四屆書(shu) 法跨年展。想到之前自己在海選中就落選了,王邦雄心裏打起了退堂鼓。在魏愛臣先生再三鼓勵下,他最終抱著試一試心態,向組委會(hui) 投去了一幅完整的作品圖和兩(liang) 張細節對比圖,“買(mai) 了幾十塊錢一張的絹,寫(xie) 了十幾張做比較。”
令王邦雄沒有想到的是,不久後他就收到了組委會(hui) 消息,請他將原作品寄去,並一路過關(guan) 斬將,在全國參賽的一萬(wan) 多件作品中,王邦雄的作品獲得前10名優(you) 秀獎。“這個(ge) 獎項,對我來說太重要了,這幾十年的堅持終於(yu) 得到了肯定。”王邦雄說。
如今,王邦雄已是四川省書(shu) 法家協會(hui) 會(hui) 員,達州市達川區書(shu) 法家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大世紀書(shu) 畫院會(hui) 員。王邦雄說,他的女兒(er) 今年6月就將參加高考,雖然一生清貧,但令他感動的是他的女兒(er) 一直支持著他。受他的影響,女兒(er) 也愛好書(shu) 法和詩詞創作。雖然年過五旬他還在為(wei) 家人的生計奔波,但他稱不會(hui) 放棄書(shu) 法創作,即便再辛苦,他也會(hui) 繼續創作下去。
“書(shu) 法就像是我的精神寄托,讓我這雙扛過鋤頭的手拿得穩筆,找到精神的慰藉。”他說。(達州新報記者 陳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