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晚,德陽市書(shu) 法家協會(hui) 主辦的書(shu) 藝月會(hui) 2020年第七次活動在市書(shu) 協書(shu) 法教育基地塵沐堂如期舉(ju) 行。本次活動由活動召集人楊章軍(jun) 主持。
本次活動的主題為(wei) 《怎樣學習(xi) 草書(shu) 》,由中書(shu) 協會(hui) 員、德陽市書(shu) 協副主席譚橋主講。
譚橋老師以楊泉《草書(shu) 賦》:“唯六書(shu) 之為(wei) 體(ti) ,美草法之最奇”開篇,講到欣賞書(shu) 法需建立在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基礎之上,欣賞草書(shu) 尤為(wei) 困難。
譚橋老師首先講解了怎樣欣賞草書(shu) :一、草書(shu) 線條的力量感、節奏感、多樣性、立體(ti) 感。其他書(shu) 體(ti) 的線條主要服務於(yu) 文字構形,在運動變化等方麵皆有所限製,而草書(shu) 線條則相對獨立。劉熙載評孫過庭《書(shu) 譜》:“用筆破而愈完,紛而愈治,飄逸愈沉著,婀娜愈剛健”草書(shu) 點線是多樣、對立而統一,形成一種唯美之境。 二、章法美。張懷瑾說:“深識書(shu) 者,唯見神采,不見字形”。草書(shu) 是在變化中求和諧。三、風格美。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講詩歌風格境界分為(wei) 二十四種,清人楊景曾《書(shu) 品》也按司空圖法將書(shu) 法分二十四品:神韻、古雅、瀟灑、雄肆......草書(shu) 風格把握是不同層次的,就書(shu) 體(ti) 而言,章草古厚質樸,今草則流暢瀟灑,大草則飛動狂放;就情感的力度而言,王羲之從(cong) 容平和,張旭則激情古雅,黃山穀則空寂冷峻,徐渭則怒張荒誕;就點線的質感來說,張旭肥中有骨,懷素瘦中有肉,黃山穀骨勝於(yu) 肉......
然後,譚橋老師又講解了怎樣學習(xi) 草書(shu) :一、要識草,可通過《草書(shu) 百韻歌》《草書(shu) 千字文》識草。二、要合理選帖,盡量選草法嚴(yan) 謹、墨跡本、字數多的字帖;三、要認真臨(lin) 帖:小字寫(xie) 形,大字寫(xie) 神;四、要在學習(xi) 中理清筆法體(ti) 係,草書(shu) 筆法有以方筆為(wei) 主的、也有以圓筆為(wei) 主的。臨(lin) 帖中應注意自己的主線,宗尚一家或係列,避免繁雜瑣碎。
最後,譚橋老師謙虛地說,希望以上這些梳理對大家學習(xi) 草書(shu) 能有所幫助。
講座結束後,唐笑天、譚橋、楊章軍(jun) 幾位老師對學員的作業(ye) 進行了一一點評。(德陽市書(shu) 協供稿,攝影:李嗣德 文:楊章軍(jun) )
作業(ye) 點評